千载一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千载一会的简介:
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千载一时」。见「千载一时」条。
2. 此处所列为「千载一时」之典源,提供参考。 #《战国策.楚策四》1>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2>以德3>赵,践4>乱燕,以定身封5>,此百代之一时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君虽欲攻燕,将道何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二》、《晋书.卷八○.王羲之列传》。 (2) 北兵:向北出兵。 (3) 德:施恩。 (4) 践:灭除。 (5) 身封:所受的封赏。〔参考资料〕 ■晋.袁宏《后汉记.卷二二》夫人生合天地之道,感于事动性之用也,故动用万方,参差百品,莫不顺乎道,本乎情性者也。是以为道者,清净无为,少思少欲,冲其心而守之,虽爵以万乘,养以天下,不荣也;为德者,言而不华,默而有信,推诚而行之,不愧于鬼神,而况于天下乎?为仁者,博施兼爱,崇善济物,得其志而中心倾之,然忘已以为千载一时也;为义者,洁轨迹、崇名教,遇其节而明之,虽杀身糜躯,犹未悔也。■《晋书.卷八○.王羲之列传》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
3. 此处所列为「千载一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千载一时」的「千载」指时间的长久,「一时」指一次的机会。千年才有的一次机会,当然相当难得。若探究来源,在比较早的文献中,可以看到类似的用法。《战国策.楚策四》中就有「百代之一时」一语。故事是说:战国时,楚考烈王曾赐给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带的封地,春申君觉得封地太偏远,过于接近齐国,而楚又与齐、魏不睦,因此建议楚王将这里建郡,并自请将封地改为江东地区。但这件事拖了很久都没有定案,春申君的一个部下便向他进谏说:「我们应该要居安思危,现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赶快解决,而您的封地最好远离楚国国都。您看春秋时秦孝公曾封公孙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继任者就把公孙鞅杀了。还有秦惠王也曾赐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孙鞅是功臣,冉子是皇亲国戚,都还遭到这样的命运,原因就是封地离京师太近,过于招摇。像古代太公望与邵公奭,就因为封在远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国不断攻打赵国,弄得赵国怨声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赵,平定燕国,然后就请以燕国为封地,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啊!」「千载一时」这个成语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时」相同,都是形容机会十分难得,稍纵即逝。
1. 千年才得一见,形容机会非常难得。《三国志.卷六二.吴书.胡综传》:「此诚千载一会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计乎?」也作「千载一时」。
《千载一会》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非常难得的机会或罕见的相遇。它形象地描述了两个重要的人物、事件或者时机在千年中仅有一次交汇的可能性。“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相聚或是相逢,“千载”则表示极长的时间跨度。
解释:
- 千载:指极其漫长的岁月,常用于形容时间上的巨大跨度。
- 一会:原意为“相遇”或“相会”,在此处强调了机会的稀有性与珍贵性。
因此,《千载一会》可以理解为在历史长河中,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出现的概率极低,几乎是一次性的。
造句示例:
- 这一次与知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真是千载一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
- 他们两家的结盟堪称千载一会,从此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
- 我们共同研究这个课题的机会难得一遇,真可谓是千载一会。
- 在这千载一会的历史机遇中,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
- 此次展览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实为千载一会的文化盛宴。
分词解释
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zǎi,zài
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