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卿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二卿的简介:

shí èr qīng
1.古代中央政府十二个高级官职。古有九卿,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增为十二卿,即太常﹑宗正﹑司农﹑太府﹑少府﹑太仆﹑卫尉﹑廷尉﹑大匠﹑光禄﹑鸿胪﹑太舟。

  • AI解释

十二卿》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个概念,通常指的是周朝时期分掌朝廷政务和国家事务的主要官员。在不同的历史文献中,“十二卿”的具体职位名称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包括了负责行政、司法、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高阶官员。

详细解释

  1. 太师:辅弼国君,帮助其治理天下。
  2. 太傅:辅助太子,传授知识与道德。
  3. 太保:类似于现代的国家安全顾问,负责保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4. 少师、少傅、少保:分别为上述三个职位的副职或辅佐角色。
  5. 司马:掌管军事事务,类似现代的国防部长。
  6. 司徒:负责教育和文化管理,类似于教育部部长。
  7. 司空:掌管工程建设项目和土地管理等事务,相当于国土部或发改委的主要官员。
  8. 宗伯:主持祭祀活动及相关礼仪,类似于宗教或文化和礼节的高级顾问。
  9. 司马、司徒、司空:这三卿分别负责军事、行政和社会事务。

需要注意的是,“十二卿”并非固定不变的名称,具体职位及其职责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上述解释是一种较为广泛的理解方式,在不同文献中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造句

  1. 古代王朝中的《十二卿》是国家的重要领导层。
  2. 在《十三经注疏》记载里,《十二卿》之一的司徒负责全国的文化教育工作。
  3. 战国时期的君主往往亲自任命《十二卿》,以确保国家治理高效有序。
  4. 通过对《周礼·天官》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十二卿》的具体职能。
  5.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十二卿》的职位吸引了无数士人追求。

分词解释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qīng

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相。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 古代夫妻互称:~~。~~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