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哩叭啦的拼音、解释、组词

劈哩叭啦的简介:

pī/pǐ li/lǐ/lī bā lá
1.象声词。

  • AI解释

《劈哩叭啦》是一个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或表示一种快速、突然的动作或者声音。这个词并没有特定的语言背景,它更多地出现在儿童文学、动画片以及儿歌中,常常被用来模仿一些有趣的声音效果。

详细解释

  1. 发音:“劈哩叭啦”是一个拟声词,其读音模仿了某些具体或抽象的声音。
  2. 含义和用法
  3. 在儿童文学作品里,它常用来描述玩具、交通工具、魔法施加等情境中的声音效果。
  4. 也可以用于描绘某种快速的、突然的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情景。

造句

  1. 小明拿着他的魔杖在空中一挥,“劈哩叭啦”,一道彩虹出现在了院子里。
  2. 随着“劈哩叭啦”的声音,玩具小车瞬间飞上了天。
  3. “劈哩叭啦”一声巨响,原来是烟花绽放在夜空。
  4. 小狗在追逐自己的尾巴时,“劈哩叭啦”地在地上滚来滚去。
  5. 当他把那个神秘的盒子打开时,“劈哩叭啦”,里面跳出了许多彩色的小球。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这个词的应用场景,还增添了一些趣味性和想象力,非常适合在儿童故事中使用。

分词解释

pī,pǐ

1 用刀斧或强力破开:~杀。~刺。~成两半。2 雷电击坏或击毙:天打雷~。3 冲着,正对着:~头盖脑。4 两个斜面合成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简单机械,刀、斧、楔子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属于这一类(亦称“尖劈”)。

li,lǐ,lī

1 助词,义同“呢”。2 助词,义同“啦”。

象声词:~的一声,弦断了。

lā,la

1 拟声词,呼~。哇~。叽里呱~。2 〔~~队〕体育比赛时,在不同现场给运动员呐喊助威的一组人。3 方言。同“ 拉 ”。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