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作的拼音、解释、组词

佣作的简介:

yōng/yòng zuò
1.受雇为人工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受雇为人工作。《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家贫,衡佣作以给食饮。」《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动见楷模焉」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县官以其孤老,给廪日五升。五升不足食,颇行佣作以裨粮。」

《佣作》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少使用的词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雇佣他人来做事或工作。在现代汉语中,“佣作”这个词比较少见,通常我们会使用“雇佣”、“雇工”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雇佣:指通过支付报酬来聘用别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
  2. 劳役者:指的是被雇佣的人,也就是劳动者或工人。
  3. 古代社会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封建社会中,“佣作”更多地出现在描述农民、手工业者等被剥削群体的境遇时。例如,在官府或者地主家做工的临时工或是长年受雇的劳作者。

造句

  1. 古代背景下的句子:东汉时期,张仲景在自己的药店中雇佣了许多医术高超的佣作来为乡邻治病。
  2. 在一个农耕社会,许多农民只能依靠被地主雇佣进行“佣作”以换取粮食维持生活。
  3. 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大量雇佣临时工来进行生产工作,其中一部分就是通过“佣作”的方式完成的。
  4. 老王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都是为邻居张大爷做“佣作”,负责日常修理和维护家里的事务。
  5. 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诗中曾提到:“布衣谁相荐,议郎漏名疏。邮吏来问事,仆夫白乏资。” 说明了当时社会中劳作者(佣作)的艰难处境。

以上句子在使用“佣作”时,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较为传统的雇佣关系或是古代社会中的劳动状况描述,以增强语言的独特性和文学性。

分词解释

yōng,yòng

1 雇用,受雇用:雇~。~工。~耕。2 受雇用的人:女~。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