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礼的简介:

fú lǐ
1.犹言陪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赔礼、道歉。《西游记》第一一回:「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关于“伏礼”一词,并没有直接记载于传统辞书中,可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或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从字面分析,“伏”意为屈膝俯身、以表示尊敬;“礼”则指的是礼仪、敬意。因此,可以推断“伏礼”的意思可能是通过下跪等姿势来表达深深的敬意或某种特殊的仪式。

基于这一解释,以下是五个造句的示例:

  1. 古代君臣相见时,臣子要伏礼,以表示对君主的尊敬和忠诚。

  2. 在那庄严的祭祖典礼上,子孙们纷纷行起古人的传统之礼,伏礼致敬,表达自己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3. 为了完成这个重要任务,他决定亲自去见领导,准备好了以伏礼的姿态请求支持和协助。

  4. 在古代婚礼中,新人通过相互交换戒指、行三拜九叩之礼等步骤来表达对方是自己终身的伴侣,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别形式的‘伏礼’。

  5. 那是一场极其庄重的仪式,在那过程中,参与者们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和动作,比如跪下伏礼,向先贤致敬,这是他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请注意,上述语境是基于“伏礼”作为敬意或礼仪的表现进行推断而来,并非该词在正式文言文献中的确切含义。如果实际用法有不同之处,请根据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其意义。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