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去杀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杀去杀的简介:
yǐ shā qù shā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刑戮来禁绝互相攻杀之事。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亦作「以杀止杀」。
1. 用刑戮来禁绝互相攻杀之事。《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也作「以杀止杀」。
《以杀去杀》并非一个正式的成语或俗语,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可以理解为“用一种暴力的方式解决另一种暴力问题”,类似于“以暴制暴”。这种说法常常出现在讨论法律、社会公正和道德伦理的问题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下,这种做法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详细解释
- 以杀去杀:使用暴力手段来对抗或消除暴力行为。
- 这种表述往往被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即一方采取与另一方相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在法律和道德上通常是不被提倡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更多的暴力循环。
造句
-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认为“以杀去杀”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混乱。
- 当前的和平谈判似乎没有进展,双方都开始准备采取更激烈的行动,这让人不禁想起了“以杀去杀”的说法。
- 虽然有些人支持这种理论,认为它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也有很多人反对这样的观点。
- 在处理犯罪问题时,“以杀去杀”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暴力行为。
- 他并不赞同用武力来解决争端,反而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案,避免“以杀去杀”的恶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以杀去杀》可能并不是最准确或者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在讨论类似问题时,可能需要具体说明所指的情境或背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杀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
去
qù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