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的拼音、解释、组词
沧浪诗话的简介:
cāng làng shī huà
南宋严羽(号沧浪逋客)撰。一卷。批评江西诗派,反对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主张“妙悟”,并推崇盛唐,认为作诗自有“别材”,与学问无关。此书理论上较为系统,多用禅理喻诗,对明清的诗歌评论有较大影响。
南宋严羽(号沧浪逋客)撰。一卷。批评江西诗派,反对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主张“妙悟”,并推崇盛唐,认为作诗自有“别材”,与学问无关。此书理论上较为系统,多用禅理喻诗,对明清的诗歌评论有较大影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宋严羽撰,一卷。分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门,大体以盛唐为宗,以禅道论诗,主张诗贵妙悟、兴趣。
《沧浪诗话》是南宋著名诗人严羽所著的一部关于诗歌理论和鉴赏的经典著作,成书于1248年左右。该作品是对宋元时代的诗词创作及审美观念进行总结与评价的重要文献,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沧浪诗话》分为四卷:诗辨、诗评、考证、考证续补。其中,“沧浪”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意为水色深青似苍、淡绿如浪的状态,用以形容纯净自然之境,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严羽通过《沧浪诗话》探讨了诗歌创作的原则和鉴赏标准。他提出“盛唐之音”的概念,认为盛唐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作品具有天然、浑成之美。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意思是优秀的诗作应该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和意境,而不应过分雕琢,也不应拘泥于语言的表面。
造句
- 《沧浪诗话》不仅是一部论述诗歌艺术的作品,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一次深刻反思。
- 李白的诗歌风格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推崇的“盛唐之音”不谋而合,展现出自然流畅的艺术魅力。
- 在品读《沧浪诗话》时,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诗词创作深邃而独特的见解。
- 该书不仅对宋代诗歌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还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对诗歌的理解与追求。
- 阅读《沧浪诗话》,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以上是对《沧浪诗话》及其内容的一个概述,并附上了五个相关的造句例子。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
分词解释
沧
cāng
1 暗绿色(指水):~海。~浪。~海遗珠(喻被埋没的人才)。~海桑田。~海一粟。2 寒,冷:“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浪
làng
1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2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3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诗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话
huà
1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说~。会~。对~。情~。~题。2 说,谈论:~别。~旧。~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