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父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父的简介:

gōng fù/fǔ
1.亦作"公甫"。 2.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父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公父

公父”一词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它通常指的是:

  1. 封建制度下的爵位或身份: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周朝时期,“公、侯、伯、子、男”是五等爵位制度中的一种,其中“公”的地位最高。“公父”可能指拥有这种封号的人物的家族成员中的男性。不过这个用法并不常见。

  2. 特定姓氏的一部分:在中国的一些特定姓氏中,“公父”可能是某个分支或谱系的代称。例如,有人认为在一些公姓家族中,“公父”是对于家族前辈的一种尊称或某一重要分支的名称。

  3. 个别地方方言或文化中的特指词:由于“公父”的使用并不广泛,在某些地区或者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或用法,但这类情况较少见。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公父”一词用于描述贵族家族的男性成员。
  2. 句子:“他作为公父之子,从小就接受严格的礼仪教育。”

  3. 公父”可能是某些姓氏家族内部对长辈或重要人物的一种尊称。

  4. 句子:“这次祭祖活动特别提到要尊敬和缅怀所有的公父前辈。”

  5. 在古代文献中,“公父”可以指某一诸侯国的高级官员或者贵族。

  6. 句子:“据史书记载,这位先贤曾担任过某某公父的重要职务。”

  7. 对于某些特定的姓氏而言,“公父”可能指的是某位祖先或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8. 句子:“我们这个公父分支的家谱中记载着许多英勇事迹。”

  9. 在一些历史研究或者文化探讨中,可能会用“公父”来讨论某一特定时期或背景下的贵族地位。

  10. 句子:“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公父阶层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结构的机会。”

请注意,“公父”的具体含义可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fù,fǔ

1 爸爸,母亲的丈夫:~母。~辈。~子。~兄。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