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工作队的拼音、解释、组词
武装工作队的简介:
wǔ zhuāng gōng zuò duì/zhuī
1.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战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地方干部组成的精干的武装小分队。其任务是深入到敌占区进行武装斗争和宣传组织工作,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式打击瓦解敌军,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配合根据地对敌斗争,使敌占区逐步变为根据地。
1.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战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地方干部组成的精干的武装小分队。其任务是深入到敌占区进行武装斗争和宣传组织工作,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式打击瓦解敌军,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配合根据地对敌斗争,使敌占区逐步变为根据地。
- AI解释
《武装工作队》这一表述可能指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结合了“武装”和“工作队”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下,“武装工作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
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革命时期:“武装工作队”通常指的是为配合革命斗争而组建的具有双重身份或功能的团体。这类队伍可能既从事生产和建设活动,又参与军事战斗,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工作队”,它们在保卫根据地、开展生产劳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现代语境下:“武装工作队”也可能指代某些特定领域内为完成特殊任务而组建的团队。这类队伍可能涉及维稳、反恐等安全相关工作,或者是企业内部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设立的快速响应小组。
以下是使用“武装工作队”这一词语构造的五个例句:
- 历史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支由村民组成的武装工作队,他们在白天从事农业生产,在夜晚则参与抵抗日军。”
- 现代案例:为应对突发事件,某企业紧急组建了一支武装工作队,负责园区的安全防护。
- 新闻报道:“警方成立的特别行动组可以被视作一种武装工作队,用于执行特殊任务和保障公共安全。”
- 文学创作:在一部描写现代反恐题材的小说中,主人公领导一支精锐的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执行重要任务。
- 政策解读:“近年来,为了加强社区的安全管理,地方政府鼓励成立由居民自愿组成的武装工作队,以提高整体的社会治安水平。”
请注意,“武装工作队”这一表述在具体使用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明确其具体的含义。
分词解释
武
wǔ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装
zhuāng
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7 安置,安放:~载。~卸。8 布置,点缀:~修。~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队
duì
1 排得整齐的行列:~列。~形。2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伍。3 量词:一~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