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苦的拼音、解释、组词

厄苦的简介:

è kǔ
1.困苦。

  • AI解释

《厄苦》一词来源于佛教术语,主要用来形容众生在轮回中所经历的各种苦难和痛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厄”字有困境、艰难的意思;“苦”字则指各种身心上的痛苦与折磨。合起来,“厄苦”特指人生中的种种不幸与困苦。

详细解释

  1. 含义:厄苦是佛教中描述众生在轮回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和痛苦的概念之一。
  2. 来源:此词出自于梵文“duḥkha”,意为苦恼或不满足的状态。在汉传佛教中,它被译作“苦”、“苦谛”等。
  3. 内涵:除了指身体上的疼痛、疾病之外,还涵盖精神上的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烦恼,以及因生老病死带来的种种苦难。

造句

  1. 面对厄苦的人生,我们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在历经了无数年的修行后,他终于超脱了厄苦,获得了内心的平和。
  3. 即使生活充满了各种厄苦,也要学会自我安慰与鼓励。
  4. 佛教教导我们正视生命中的厄苦,并从中寻求解脱之道。
  5.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厄苦,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它们。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厄苦》这个词所承载的意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è

1 困苦、灾难:~运。~境。2 阻塞:阻~。3 险要的地方:险~。4 木节。5 没有肉的骨头。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