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簿的拼音、解释、组词
帑簿的简介:
tǎng/nú bù/bó
1.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
1.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
- AI解释
《帑簿》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指国家财政收支的账册或库藏的钱粮。在古代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非常重视,《帑簿》即为用于记录和管理这些财政事务的重要文书之一。
详细解释
- 帑:此字在此词中读作tǎng,意指仓库、府库。
- 簿:是指账册或登记簿。结合两部分,“帑簿”特指记载国库收支情况的官方记录簿。
古代中国设有专门负责财政管理的官员,如户部尚书等,他们会根据《帑簿》的内容进行决策和调整国家财政政策,确保国家财力充足并合理分配资源以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和发展。
造句
- 在历代王朝中,《帑簿》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之一,用于记录国家财富的增减变化。
- 《帑簿》详细记载了每年度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是财政官员审查预算、制定经济政策的关键依据。
-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朝廷下令重新编制和核对所有州府县乡的《帑簿》,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 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提及《帑簿》,以表达对其内容的关注与担忧,如“国计须筹《帑簿》间”。
- 随着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帑簿》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财政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帑簿》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