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七乱八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七乱八的简介:
hú qī luàn bā
1.乱七八糟﹐胡乱。
1.乱七八糟﹐胡乱。
- AI解释
词语“胡七乱八”并不是一个正式或常用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过,“胡七乱八”似乎可能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场景的一种描述方式,可能表示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状态。在民间口语中,类似的表达有时会被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状态比较混乱。
详细解释
- 胡七乱八:这种说法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场景或事物的不规则或凌乱的状态。其中,“胡”字可以理解为“乱”的意思,“七”和“八”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不确定的数量或者杂乱无章的样子,具体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能会有所变化。
造句
- 家里刚搬进来新家具,东西摆放的很随意,整个房间显得胡七乱八。**
- 他做事情总是三心二意,结果搞得胡七乱八。**
- 因为昨晚通宵看电影,早上起床后他的书桌上都是一堆凌乱的纸张和饮料罐,真是胡七乱八。**
- 在年终总结会上,由于时间紧迫,大家准备的材料有些胡七乱八,影响了整体效果。
- 整理一下房间吧,现在这个样子胡七乱八的也太不像话了。
请注意,以上造句中的“胡七乱八”并非一个标准成语或固定用语,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为更为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乱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