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瓮沃焦釜的拼音、解释、组词
漏瓮沃焦釜的简介:
lòu wēng wò jiāo fǔ
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破瓮中剩余的水,救灭烧焦的锅。比喻事情危急迫促,刻不容缓。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
1. 用破瓮中剩余的水,救灭烧焦的锅。比喻事情危急迫促,刻不容缓。《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
《漏瓮沃焦釜》这一成语出自古代汉语,其意思较为特殊,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从字面来看,“漏”意为漏水、泄漏;“瓮”是一种陶制容器;“沃”有浇灌、滋润之意;“焦釜”指的是烧干的锅。
在古文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情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用于煮水或食物的器具(如锅)因长期使用而变干或者因为漏水的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整体上,它描述了一种尴尬、不便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在此提供几个造句示例:
- 夜晚时分,屋内灯火昏黄,只有老王坐在床边的木桶旁发愁,只见他手中的瓦瓮滴水成线,而脚下的焦釜早已干涸,漏瓮沃焦釜,让他急得团团转。
- 由于连续几天的降雨,家里的蓄水瓮开始漏水。原本用来煮饭的铁锅也因为长时间未用而生锈了。这真是一场“漏瓮沃焦釜”的双重打击啊!
- 学校食堂的老张师傅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在炒菜时不小心把锅烧得太干,结果导致锅底龟裂。这一幕正好被前来送菜的小李看到,顿时戏称这是典型的“漏瓮沃焦釜”。
-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他家的水壶漏水了,而灶台上铁锅也因长久不用已经发黑、生锈。这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漏瓮沃焦釜”的场景啊!
- 小明家里水龙头漏水严重,导致放在水桶里的水不断减少;同时,厨房里放置多年的那口老锅也因为年久失修而干裂了。这种情况使得小明家面临了“漏瓮沃焦釜”的困境。
需要注意的是,“漏瓮沃焦釜”虽然描述了一种不便的情景,但它并不常用作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在文学创作或日常口语中应用较少。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其意象和场景感。
分词解释
漏
lòu
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2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3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
瓮
wèng
1 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酒~。菜~。~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牖(yǒu )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2 姓。
沃
wò
1 土地肥:~土。~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腴。肥~。~野。~壤。2 灌溉,浇:~田。~盥。如汤~雪。3 光盛,丰美:~~。4 姓。
焦
jiāo
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3 酥,脆:~脆。~枣。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