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桶底脱的拼音、解释、组词
漆桶底脱的简介:
qī tǒng dǐ tuō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漆桶里本漆黑一片,脱了底便明亮。比喻明白、觉悟。《醒世恒言.卷二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吕先生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漆桶底脱"是一个俗语,主要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无可补救的地步。这个说法源自于旧时油漆匠的工作经验,在他们开始给物体上漆之前,习惯先用漆桶装好油漆。而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多次取放漆刷等原因,原本紧密的漆桶底可能会被磨损出一个小孔或者裂纹,导致无法完全封闭住里面的油漆。
造句示例: 1. 他这次犯下的错误已经到了“漆桶底脱”的地步了,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损失。 2. 这次项目失败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差不多“漆桶底脱”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 3. 因为疏忽大意导致数据丢失,这个教训太深刻了,可以说是“漆桶底脱”,今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4. 由于资金链断裂,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已经到了“漆桶底脱”的地步,急需寻找新的投资者。 5. 刚开始两人的合作非常顺利,但后来因为个人利益发生争执,现在双方的关系差不多都到“漆桶底脱”了。
请注意,“漆桶底脱”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稍微不同的解释,以上是较为通用的理解。
分词解释
漆
qī
1 落叶乔木,树皮内富含树脂,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即“生漆”,可制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2 用漆树皮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做成的涂料:油~。~片。~器;~雕;磨~画(均为工艺品)。~包线。3 用漆涂:把门窗~一下。4 黑:~黑一团(a.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b.形容一无所知。均亦作“一团漆黑”)。5 姓。
桶
tǒng
1 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深度较大,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水~。饭~。马~。塑料~。2 形状像桶的:皮~(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
底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脱
tuō
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4 倘若,或许:~有不测。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