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言托意的拼音、解释、组词
设言托意的简介:
shè yán tuō yì
用言语寄寓心意。
用言语寄寓心意。
- AI解释
词语“设言托意”是汉语中一个较具文学色彩和古典气息的词汇,它的意思是通过设置某种言语或情境来表达真实的想法或者情感,而不直接、直白地表达。这种手法在古代文论中被广泛应用,以达到含蓄、委婉的效果。
详细解释
- 设言:指设置、布置语言。
- 托意:将意图寄托于某事物之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传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简单来说,“设言托意”就是借助具体的话语或情境来隐晦地表达某种感情或者想法。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层次感和艺术性,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造句
- 李白在《将进酒》中通过夸张的语言和豪放的情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设言托意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应及时行乐的感慨。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常常以花自喻,通过写诗作画等行为,设言托意地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心情和身世遭遇。
- 《诗经·国风》中《关雎》一诗,作者设言托意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的景象,以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 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通过主人公与家人之间的对话来设言托意,表达出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和讽刺。
-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便是他设言托意之例,通过描写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这些例子展示了“设言托意”手法的多样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力,还能增强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分词解释
设
shè
1 布置,安排:~立。~置(a.设立;b.安装)。~宴。2 筹划:~计。~法。3 假使:假~。~或。~身处地。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托
tuō
1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2 陪衬,铺垫:衬~。烘~。3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4 寄,暂放:~身,~售。~儿所。5 请求、帮助:请~。恳~。6 借故推诿躲避:推~。假~。7 依赖:~福。~庇。8 委任:~付。委~。9 压强单位。
意
yì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