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耽书的简介:

dān shū
1.酷嗜书籍。

  • AI解释

词语“耽书”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热爱读书,沉溺于书籍之中。这里的“耽”字有沉迷、爱好之意,“书”则是指书籍。“耽书”一词多用于描述那些对文学、历史或各种知识有着深厚兴趣的人。

详细解释

  • :古代有沉迷的意思,也指喜欢、爱好。
  • :在古汉语中泛指一切书籍,不局限于特定种类。

综上所述,“耽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沉溺于读书之中,非常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这不仅仅是指对文学的喜爱,也可以扩展到历史、科学等领域的书籍爱好者。

造句

  1. 李明从小就耽书,在他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各色各样的书籍。
  2. 老王是个耽书的人,每天晚上都会花几个小时来阅读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
  3. 小林的父母很早就发现他是个耽书的孩子,因此鼓励他在闲暇时间多读书。
  4. 姐姐自小便耽书,她经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5. 每当遇到难题时,他总会选择躲进书房,通过阅读和研究来寻找答案。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可说是典型的“耽书”。

这些造句体现了“耽书”这个词语所传达出的情感色彩,即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或喜爱的事情有一种强烈的投入感与热情。

分词解释

dān

1 沉溺,入迷:~乐。2 迟延:~误。~搁。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