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郡的拼音、解释、组词

支郡的简介:

zhī jùn
1.指汉代诸侯国的属郡。 2.唐末五代时,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称为"支郡"。

  • AI解释

词语“支郡”在古代汉语中特指某一国或某个王朝分封的地方行政单位,通常是由中央政权为了巩固统治而设置的较小级别行政区划。支郡相对于核心区域或者主要的王畿而言是较为偏远或次要的地区。

详细解释: 1. 地位与作用支郡作为地方治理的一部分,主要承担着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职责。 2. 设置目的:通常是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或是为了封赏功臣贵族而设立。有时也会被用于安置因战争或其他原因流亡或迁移的群体。 3. 行政级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中,支郡的具体地位、管辖范围及权力大小可能有所差异。

造句示例:

  1. 唐朝时,为了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治理,设立了多个支郡来巩固统治。
  2. 在汉武帝的扩张政策下,中原地区向西扩展,设立了很多新的支郡以巩固版图。
  3. 隋朝统一后,在南方增设了多处支郡,以便更好地管理新征服的土地。
  4.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设立了相应的支郡
  5. 明初为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将原有州、府、县等行政区划中的一部分重新划分设立为支郡

请注意,“支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古代中国的行政体系进行的。

分词解释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2 受得住:乐不可~。3 领款或付款:~付。4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