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走路子的简介:
zǒu lù zǐ
1.走门路。谓钻营请托。
1.走门路。谓钻营请托。
- AI解释
关于“走路子”这一词语,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匹配的词汇。“走路子”似乎是在特定地区或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它可能来源于地方口语或者某些行业用语,在标准普通话和书面语中并不常用。
不过,根据其字面意义推测,“走路子”可能是与“行走、步行”相关的一种说法,或许用于描述某种特殊的行走姿态或方式。在某些方言中,类似的词可能会用来形容人行走的姿态或风格,比如慢悠悠地走、轻松自在地走等。
造句(假设为“走路子”的意思):
- 春天的田野里,他悠哉游哉地走路子,享受着和煦的春风。
- 她总是喜欢走路子时低头看脚下的小草和花儿。
- 夏日炎炎,他们两人并肩走在树荫下,慢悠悠地走路子。
- 他今天心情不错,走路子的时候都感觉轻飘飘的。
- 老师要求我们走路子要规范,不要东倒西歪。
请注意,“走路子”并非标准词汇,上述造句基于对其潜在意思的理解和推测。如果有关具体语境或其他背景信息,能更准确地解释或使用此词。
分词解释
走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路
lù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