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杖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杖的简介:

kē zhàng
1.谓处以杖刑。

  • AI解释

科杖》在古代中国法律制度中特指一种惩处方式,属于体罚的一种。根据古代法律文献,《科杖》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在犯人身上施加一定数量的棍棒处罚,以示惩戒。具体的量刑标准和使用的工具会根据不同朝代和地区有所差异。

以下为《科杖》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背景: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体罚作为纠正违法行为的一种手段之一。《科杖》,即按照法律规定使用杖刑进行惩罚。
  2. 适用范围:通常用于轻微的犯罪行为或违反规定的事件,如轻度盗窃、不孝等。
  3. 实施方式:施加处罚时,会根据具体罪行的程度来决定杖打的数量和力度。

接下来提供五个造句:

  1. 由于李明偷了同学的书包,按照当时的法律条文,他被判科杖二十。
  2. 在古代社会中,有些官员喜欢用科杖这种体罚来恐吓百姓。
  3. 李清照在她的《金石录后序》中提到,家中藏品被盗,虽然没有被科杖,但她感到极大的屈辱和愤怒。
  4. 宋朝时,犯罪的少年往往会被判以科杖,希望以此方式教育他们改过自新。
  5. 这个故事揭露了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残酷执法手段——科杖

需要注意的是,《科杖》这种处罚方式在现代已不再使用,并且现代社会普遍认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惩罚都是不可接受的。上述内容仅作历史知识介绍之用,不应被用于任何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zhàng

1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拐~。2 泛指棍棒:擀面~。禅~。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脊。4 古同“仗”,恃,凭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