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状的拼音、解释、组词

簿状的简介:

bù zhuàng
1.记载官吏身份﹑资历的簿册。

  • AI解释

簿状》,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是指官府或个人书写的一种文书形式。它的内容通常是记录案件、陈述事实或者表达请求等事项的文字记载。简而言之,《簿状》是用于法律程序中的正式文档之一。

详细解释:

  1. 用途与功能:它主要用于官方的行政管理或司法活动中,用来详细记录各种情况、事件或是对某一案件的意见和主张。
  2. 内容结构:通常包括标题、正文以及落款等部分。其中,正文是核心部分,需要清晰地陈述案情或者提出请求。
  3. 格式与风格:在古代中国,文书撰写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也确保了官方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造句示例:

  1. “张三在审讯过程中提交了一份详细的簿状,希望能够证明自己无罪。”
  2. “李四为了争取更多的赔偿,特地撰写了一篇详尽的簿状递交给了法院。”
  3. “在古代司法体系中,法官会仔细阅读原告和被告各自提交的簿状来判断案情。”
  4. “他花了几天时间整理证据并撰写了厚厚一叠簿状,准备进行正式诉讼。”
  5. “经过律师团队的努力,这份案件的簿状最终被证明是关键性的证据之一。”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的情境下,《簿状》作为法律文书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和必要性。

分词解释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

zhuàng

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2 情况,情形:~况。病~。现~。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