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客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市场客体的简介:

shì cháng/chǎng kè tǐ/tī/bèn
在市场上用于交换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如各种消费品、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证券、外汇、房地产、产权、旅游和通信服务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 AI解释

词语“市场客体”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它指的是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或服务。这里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市场客体即是可以被买卖、交换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和劳务等。

详细解释

  1. 定义:“市场客体”,也被称为“市场物品”或“市场对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任何有形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或者无形服务(如教育、咨询)。
  2. 特性:它具有可交易性,即能够在市场上被买卖;同时,它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对象。此外,不同的客体还可能拥有不同形式的价值属性,比如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
  3. 分类:根据是否具备物质形态,市场客体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两大类。

造句

  1.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转型为线上销售模式,市场客体的交易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了。
  2. 为了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他们决定对产品设计进行创新,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增加市场客体的独特性。
  3. 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中的专业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无形市场客体发展迅速。
  4. 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市场的融合,使得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即市场客体)流通更加便捷。
  5. 政府鼓励通过创新来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市场客体进入市场。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市场客体”一词在实际使用中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cháng,chǎng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3 集,市集:赶~。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