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的拼音、解释、组词
哥本哈根的简介:
gē běn hā/hǎ/hà gēn
丹麦首都,全国最大商港。人口173万(1994年)。是北欧最大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工业有造船、机器制造、食品等。有杰劳喷泉、趣伏里娱乐园等旅游胜地。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铜像,是城市象征。
丹麦首都,全国最大商港。人口173万(1994年)。是北欧最大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工业有造船、机器制造、食品等。有杰劳喷泉、趣伏里娱乐园等旅游胜地。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铜像,是城市象征。
- AI解释
《哥本哈根》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两个方面,一种是物理学家们讨论量子力学历史和哲学问题的会议或事件;另一种则是指一部关于这一著名物理学思想史事件的话剧。具体来说:
-
哥本哈根会议:这是在1940年二战期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会议,主要是由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等物理学家讨论量子力学的基础和诠释问题的学术交流活动。这次会议不仅对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科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
-
《哥本哈根》话剧:这部作品是由英国剧作家迈克尔· Frayn 创作的话剧,首次上演于1998年。该剧以假设的形式探讨了二战期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那次秘密会议背后的历史细节、个人关系以及物理学思想之间的复杂联系。剧中不仅讨论了科学问题,还涉及到了道德与伦理的考量。
下面是五个使用“哥本哈根”一词造句的例子:
- 哥本哈根作为丹麦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科学家们就如何解释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 《哥本哈根》这部话剧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演绎了那段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 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学者们都希望有机会参加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这次关于哥本哈根问题的研讨会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
分词解释
哥
gē
1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2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3 古同“歌”。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哈
hā,hǎ,hà
1 张口呼气:~欠。~一口气。2 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打~~(开玩笑)。3 伛,弯:~腰(稍微弯腰)。
根
gēn
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4 彻底:~除。~究。~治。5 依据,作为根本:~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