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拼音、解释、组词
咬文嚼字的简介:
yǎo wén jiáo zì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 AI解释
《咬文嚼字》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一个成语。它的本义是形容人对文字非常挑剔、过分追求字面意义而忽视整体意境或精神实质的行为,有时带有贬义。
详细解释:
- 咬文:意为仔细推敲文字的表达。
- 嚼字:指反复琢磨词语的意思。
- 合而言之:“咬文嚼字”就是细致地、不厌其烦地去分析语言中的每一个词句,追求用词准确无误。
通常,“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中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注重文字的表面意义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意境或内容实质的人。有时也用于讥讽那些死抠字眼而不了解文章真正意图的人。它也可以用作自嘲,表示自己对语言表达的过分追求和挑剔。
造句:
- 小明写了一篇作文,为了追求完美,他把“咬文嚼字”当成了习惯。
- 老师批评小红:“你这样‘咬文嚼字’是不对的,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思想。”
- 在学术讨论会上,张教授告诫大家不要只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整个主题,“咬文嚼字”要有度。
- 他太喜欢“咬文嚼字”,常常因为一个标点符号就争论不休。
- 虽然她对每个词都“咬文嚼字”,但文章整体的表达效果却不如人意。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用法。
分词解释
咬
yǎo
1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啮。~噬。~紧牙关。2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合。~住扣。3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一口~定。乱~好人。4 狗叫:鸡叫狗~。5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字儿。~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6 追赶进逼:双方比分~得很紧。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嚼
jiáo,jué,jiào
1 用牙齿咬碎:细~慢咽。味同~蜡。
字
zì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