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火节的简介:

huǒ jié
1.即火把节。

  • AI解释

火节》通常指的是中国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称为“火把节”。火把节是一个庆祝丰收、祈求吉祥和消灾避邪的重要传统节日。它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五月的一个特定日子举行(具体日期因不同地区而异)。在这一天,人们会点燃火把或者火堆,载歌载舞,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意义:根据不同的传说,火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彝族人为了纪念祖先、祈求丰收而举行的活动;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驱邪避鬼、庆祝六月农闲,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
  2. 传统习俗
  3. 点燃火把:夜晚人们举着燃烧的火把游行,象征光明和希望;
  4. 舞蹈与歌唱:通过各种歌舞活动来表达欢乐、祈福的心情;
  5. 交换礼物:青年男女会互赠礼物,增进感情。
  6. 文化价值火节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造句

  1. 火节的夜晚,村里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火把,在夜空中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2. 大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讲故事,孩子们则兴奋地奔跑在点起的火把之间。
  3. 我们一家人在火节那天去了祖辈居住的小村庄参加庆祝活动。
  4.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彝族人民传统习俗中的“火节”,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
  5. 今年的火节上,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们都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共同体验这一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传统节日。

分词解释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