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瓮记的拼音、解释、组词

破瓮记的简介:

pò wèng jì
剧本。德国克莱斯特作于1806年。乡村审判官亚当某晚闯入夏娃家中,企图非礼。适值夏娃的未婚夫鲁卜希莱特来到,亚当仓皇中遗下假发,打破夏娃母亲心爱的罐子逃之夭夭。夏娃之母认定罐子是鲁卜希莱特打破,要他赔偿;鲁卜希莱特认为夏娃行为不轨,要求解除婚约,结果闹上法庭。亚当虽为审判官,但在人证物证面前无法抵赖,只得掩面逃走。

  • AI解释

《破瓮记》并非一个正式的历史事件或典故,而是根据古代的一个小故事改编而来。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少年王安石打破水瓮救人的事迹,体现了他机智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因此,《破瓮记》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比喻智慧、勇气与善行。

详细解释

  • 主人公:王安石,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 故事背景:在一个夏天,有小孩不慎落入水缸(古代家庭中常见的饮水器),情况危急。周围的人都束手无策,这时小王安石站了出来,勇敢地破开瓮以救出儿童。
  • 寓意:这个故事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应具备的机智和果断行动能力。

造句

  1. 小时候听妈妈讲《破瓮记》,让我知道了做事要敢于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 老师用《破瓮记》的故事激励我们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遇到危险情况时也要勇敢地伸出援手。
  3. 在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讲座上,《破瓮记》被老师用来告诉同学们面对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4. 为了救出被困的小猫,他毫不犹豫地破窗而入,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破瓮记》,感觉勇气和智慧同样重要。
  5. 当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立即救援时,《破瓮记》的故事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临危不惧、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以上就是对“破瓮记”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碎,不完整: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2 分裂:~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3 使损坏:~坏。~损。4 超出:~例。~格。5 花费,耗费:~费。~财。~产。6 打败,打垮:~阵。~门。攻~。7 揭穿:~案。~译。~获。

wèng

1 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酒~。菜~。~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牖(yǒu )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2 姓。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