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厅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厅的简介:

dū/dōu tīng
1.尚书省的总办公厅。

  • AI解释

都厅》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旧时城市或州府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它通常设于城市的中心区域,是地方官进行办公、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从现代角度来看,“都厅”更像是历史上的一个特定称谓,并非当前的实际用语。

详细解释:

  • 用途:古代中国的地方政府或衙门。
  • 功能:负责管理当地的行政事务、司法审判等职责。
  • 名称来源:“都”,表示其为某个地区的中心。“厅”指的是办公场所,这里指的是一种官署或者办公机构。

造句:

  1. 明朝时期,每一个府州都会设置一个都厅来处理日常政务与司法案件。
  2. 清朝末年,随着新式城市管理体制的引入,“都厅”的名称逐渐被其他官方机构所取代。
  3.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提及“都厅”作为官署背景,例如在《聊斋志异》中,描述官员处理冤案时可能会提到的场景。
  4. 如果要复原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系,可以设想设立类似“都厅”的办公场所来管理日常事务。
  5. 现如今,虽然我们已经不再使用“都厅”这个词汇了,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可见其身影。

这些例子帮助理解“都厅”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

tīng

1 聚会或招待客人用的大房间:~堂。客~。2 政府机关办事部门:办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