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毛团的拼音、解释、组词
泼毛团的简介:
pō máo tuán
1.詈词。犹畜生。
1.詈词。犹畜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斥骂禽兽的话。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泼毛团带著我一枝金鈚箭走了也。……众人跟著某,务要赶上。」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原来是你这泼毛团吃了这羊,好无理也。」也作「泼花团」。
词汇“泼毛团”并非标准汉语词汇,从字面来看,它似乎是由“泼”和“毛团”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泼”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粗犷、豪爽或者性格直率;而“毛团”通常是指像一团绒毛那样柔软的小东西。基于这两部分的含义,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可能是指一种形象上既粗糙又软萌的小生物或者物品。
但是,它并不属于常用的汉语词汇,并且在正式或标准的语言环境中不会被使用。如果这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俚语或者是虚构创作中的描述,则需要具体情境来理解其含义。
下面我将基于上述推测提供五个造句的示例(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猜测性解释构建的):
- 小狗长着一张泼毛团般可爱的脸庞,总能让路人都忍不住停下来逗它。
- 他把那只小猫放在桌上,如同一个活生生的泼毛团,让人不禁想要抱起来轻抚一番。
- 给小朋友读绘本时,书里的小动物们就像是一个个活泼生动的泼毛团,在他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她家养的小白兔,圆滚滚的身体配上长长的耳朵,就像一个小小的泼毛团一样可爱。
- 为了给宠物店增添温馨感,店主买来许多软绵绵的玩具摆设,每个都像极了迷你版的泼毛团。
以上句子均基于对“泼毛团”含义的理解创作。如需具体语境或标准解释,请提供更多信息或确认其来源背景。
分词解释
泼
pō
1 猛力倒水使散开:~洒。~街。~墨(中国画技法之一)。~水。~冷水(喻打击人的情绪)。2 野蛮,不讲理:~辣(a.凶悍;b.有魄力。均亦作“拨剌”)。~皮(流氓)。撒~。~妇。3 有魄力:他做起事来真~。
毛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团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