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印的拼音、解释、组词

法印的简介:

fǎ yìn
1.佛教语。判定佛法的标准。主要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道教指道士行法时,所用天真仙圣的印玺。如:「法印照处,魅邪灭亡。」

法印》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它常常被用来指佛教中的某些概念。在汉传佛教文化里,“法”指的是宇宙间的规律、法则;“印”,则是表示证实或证明的意思。“法印”因此可以理解为能够验证和体现佛教教义或道理的某种标志、特征。

具体来说,在大乘佛教中,特别是华严宗所强调的“六相圆融观”的基础上,“三法印”被认为是判别是否正统佛法的标准。它们分别是: 1. 诸行无常(一切现象都是不断变化的) 2. 诸法无我(世间万物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自我) 3. 涅槃寂静(达到觉悟后的寂静与安宁)

所以,这里《法印》更多是一种哲学或宗教概念上的表述。

接下来提供五个基于“法印”概念创造的例子句子:

  1. 在深入探讨佛教教义时,法师特别强调了三法印的重要性。
  2.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佛法,许多修行者会反复思考并体会这些法印的真实含义。
  3. 经过多年的修炼与领悟,他终于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法印有了深刻的理解。
  4. 通过学习经典及参悟诸法实相的内涵,弟子逐渐认识到了佛教教义中蕴含的真谛——法印的本质所在。
  5. 在佛学交流会上,学者们围绕着“六相圆融观”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关于法印的问题。

请注意,在其他语境或文化背景下,“法印”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以上解释及造句主要基于佛教文化的理解来进行创作。

分词解释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yìn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