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寒胡的拼音、解释、组词

乞寒胡的简介:

qǐ hán hú
1.见"乞寒"。

  • AI解释

关于“乞寒胡”这个词汇,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或成语,似乎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表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乞寒”一词通常指的是某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寒冷气候而采取的生活方式或者特定的文化现象。“乞寒胡”的“胡”字,在古代常用来泛指北方或西方的民族或部落。

详细解释

  1. 乞寒:根据《汉书·西域传》等历史文献记载,有部分北方游牧民族为了适应寒冷天气,会向官员或者权贵求助获得更多的食物和衣物御寒。这些行为在古代被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但有时也被视为生存策略。
  2. :指代那些生活在边境或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造句

  1. 古时,乞寒胡的习俗在边关地区并不罕见,人们为了过冬而相互求助。
  2. 在那个寒冷的季节里,乞寒胡的行为引起了许多官员和百姓的关注。
  3. 这个冬天特别冷,乞寒胡的事例提醒我们要更加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4. 乞寒胡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一面。
  5. 虽然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有乞寒这样的行为,但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请注意,“乞寒胡”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并且上述解释是基于对“乞寒”一词的理解以及对其背景的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或是在特定文学作品中的使用,请参考相关文献或向专业人士咨询。

分词解释

1 向人讨、要、求:~求。~丐。~灵(向神佛求助)。~怜。2 姓。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