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镜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标准镜头的简介:

biāo zhǔn jìng tóu
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其视角一般为45°~50°。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照相机的焦点距离和使用的感光材料对角线长度,大体相等的镜头。特微是可以得到比较接近肉眼的远近感。

1. 照相机的焦点距离和使用的感光材料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镜头,其特征是可以得到比较接近肉眼的远近感。

标准镜头》一词,在摄影领域中指的是一种焦距适中的摄影镜头,其视角大致相当于人眼正常视角。这种类型的镜头通常被用于一般拍摄,因其成像清晰、畸变小等特点,在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中有广泛应用。

详细解释

  • 定义标准镜头是指焦距接近于相机传感器对角线长度的镜头,这个焦距通常是35mm胶片(或等效尺寸)相机上约50毫米左右。
  • 特点
  • 视角与人眼相近,适合拍摄建筑、风景和人文题材的照片。
  • 成像质量好,畸变小,边缘清晰度高。
  • 不易产生严重的镜头变形,如桶形或枕形失真。

造句

  1. 在这次的新闻报道中,摄影师使用了一支标准镜头来捕捉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情况。
  2. 拍摄风景照时,摄影师选择了50mm的标准镜头,因为这种焦距能够有效避免拍摄范围过大导致的画面空洞感。
  3. 虽然广角和长焦端各有千秋,但在日常街拍中,标准镜头凭借其适中的视角和清晰度更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4. 由于标准镜头的成像特性,在拍摄建筑时可以更好地展现建筑物的比例美感,摄影师决定使用它来完成这次的城市风光系列作品。
  5. 对于想要记录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而又不希望画面过于狭窄或过广而言,选择一支标准镜头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看出,标准镜头因其独特的视角和成像效果,在摄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词解释

biāo

1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本。治~不治本。2 记号:商~。路~。~记。~志。~尺。~语。3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明。~题。~价。~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4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夺~。5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招~。6 准的(dì),榜样:目~。~领(杰出人物)。7 风度,格调:~格。8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人马。~下(➊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➋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zhǔn

1 允许,许可:~许。~予。批~。2 〈介〉依照,依据:~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水~。~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则。标~。5 箭靶的中心:~的(dì)。6 正确:~确。~星。瞄~。7 〈副〉一定,确实:~保。~定。8 鼻子: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尉。~平原。

jìng

1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2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3 监察,借鉴:~戒。4 照耀:“荣~宇宙”。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