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藉的拼音、解释、组词

假藉的简介:

jiǎ/jià jiè/jí
1.亦作"假耤"。 2.凭藉;借助。

  • AI解释

词语详解

假藉,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基本意思是借助、借用来使用某物或某些事物,常用于书面语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它还可以有以下含义:

  1. 引申义:利用他人的名义或事物来为自己谋利——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贬义。
  2. 学术研究中的术语:在古代文献注解时,有时会借助其他意义相近的字词来解释某字的意义。这种情况下,“假藉”指借用或借用来使用其他词语。

造句

  1. 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中常有“假藉古人之名以抒发自己情怀”的情形。
  2. 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常常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论点,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3. 这种商品的质量非常差,商家却借着知名品牌的名字来推销,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4.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经》中的某些语句,古文学者往往假藉其他文献进行注释和解析。
  5. 在写作时,恰当的“假藉”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但需要注意不要滥用。

分词解释

jiǎ,jià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2 借用,利用:~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3 〔~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使。~令。~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