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圭的拼音、解释、组词

介圭的简介:

jiè guī
1.亦作"介珪"。 2.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圭,一种上尖下方的玉。介圭指一尺二寸长的大玉。《诗经.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服衮而朝,介圭作瑞。」也作「介珪」。

《介圭》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具体是指一种用作礼器和象征身份的玉制长方形小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与权力、地位等社会角色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介圭》作为一种特定的玉石形制,其尺寸、形状以及用途都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 起源与用途:《介圭》最初是周朝礼器的一种,后来被用来作为官位等级象征之一。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持有者通过它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形制特点:通常为长方形,中间有一道明显的裂痕(即“圭”字的由来),其形状类似于汉字中的“介”字而得名。

造句

  1. 在古代贵族宴会上,那些手持《介圭》的人往往是身份显赫的大臣或官员。
  2. 古人将《介圭》视作权力与地位的重要象征,在朝堂之上频繁使用。
  3. 传说中的帝王会将自己的图腾雕刻在《介圭》上,以此来彰显自己的皇权。
  4. 虽然现在已无实际用途,《介圭》仍作为一种文物被收藏家所珍视。
  5. 美术史学家通过研究古代的《介圭》,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等级。

请注意,“介圭”这个词虽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但目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知识和文化概念。以上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其意义及其可能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jiè

1 在两者中间:~于两者之间。~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入。2 这样,这么:像煞有~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3 放在心里:~意。~怀。4 耿直:耿~。5 甲:~胄。~壳。6 个(用于人):一~书生。7 大:~圭(大玉)。8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笑~。饮酒~。9 助:~寿。10 姓。11 古同“芥”,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