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食的拼音、解释、组词
伴食的简介:
bàn shí
1.倍同进食。唐时朝会毕,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食,后遂以指居宰辅之位而无所作为。 2.陪衬,虚设。
1.倍同进食。唐时朝会毕,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食,后遂以指居宰辅之位而无所作为。 2.陪衬,虚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陪伴他人用饭。比喻在位不尽职。《旧唐书.卷九八.列传.卢怀慎》:「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宋史.卷三七四.列传.胡铨》:「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饿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伴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实际治理能力或无能的人,只是虚有其名地占据着高位。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陪伴别人进食的人,形象地比喻那些虽然名义上有重要地位,但实际上并不能承担相应责任的人。
【详细解释】: - 词源:这个词源于古代的一种现象,即有些人尽管没有实际管理能力或职责,却被安排在重要的职位上,只能陪君主或上司一起吃饭,因此被称为“伴食”。 - 引申义:“伴食”一词现在多用于批评那些有高位但无实权、有名无实的人。
【造句】: 1. 他虽然官居高位,却是个典型的“伴食”,每天除了陪领导吃饭外,其他公务都不过问。 2. 真正有能力的人应被赋予重任,让“伴食”之辈远离关键岗位,这是实现组织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3. 改革是去除“伴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就清除了不少这样的官员。 4. 在选拔人才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伴食”现象,确保每个职位都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5. 他希望领导能够更加重视基层工作,而不是让一些“伴食”之人坐享其成。
通过上述解释和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伴食”的含义及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