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信臣的简介:

xìn/shēn chén
1.忠诚可靠之臣。 2.使臣,使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国君所信任的臣子。《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文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 使臣。《韩非子.十过》:「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史记.卷四五.韩世家》:「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

词语“信臣”出自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指值得信任、忠诚可靠的官员或大臣。在古代中国,“信臣”的概念强调的是政治忠诚和道德品质。在更广泛的语境下,“信臣”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组织内部能够获得广泛信任和支持的成员。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政治理论中,“信臣”是官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意味着忠诚可靠、言出必行;“臣”,指代的是在君主或上级之下工作的官员。一个称职的“信臣”不仅要在行动上忠实执行君王或上级的命令,还要保持个人操守,避免腐败和滥用权力。
  • 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信臣”的形象常常与廉正、勤勉、忠诚等正面品质联系在一起。在《尚书》、《史记》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信臣”的记载或评价。

造句

  1. 古代君王选拔人才时,最重视的是能否成为可靠的信臣
  2. 在这次危机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那些真正为公司着想的信臣才能带领团队渡过难关。
  3. 经过长时间考验后,他证明了自己的确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信臣
  4. 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信臣
  5. 虽然遭遇了不少困难,但凭借对他的信任和忠诚,这些信臣最终帮助公司度过了危机。

以上就是关于词语“信臣”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