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方刚的拼音、解释、组词
血气方刚的简介: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语出《论语.季氏》。或单指年轻力壮。
2. 《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1>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注解〕 (1) 血气:指精力。
3. 《论语》一书是由孔门弟子记录而成,内容是孔子自述或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问答的话。典源收录的,主要是论述修养心性的方法。孔子认为君子有三件事要戒慎:年轻时,身体还在发育,血气不足,要戒女色;壮年时期,血气旺盛,容易冲动,所以要戒好勇斗狠;到了老年,血气已衰退,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要戒贪得无餍。「血气方刚」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泛指年轻人精力正当旺盛,易于冲动;后亦用於单指年轻力壮。
1. 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语出《论语.季氏》。【例】青少年血气方刚,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失控而铸下大错。
1. 语出《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易于冲动。《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也作「气血方刚」、「血气方壮」、「血气方盛」。
词语解析
血气方刚(xuè qì fāng gāng)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或充满激情的状态。这个词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表达,用来描绘青年人正值青春时期,生命力旺盛,思想上富有热血和理想。
详细解释
- 血气:通常指的是人的血液和气血,象征着生命活力。
- 方刚:“方”表示正在开始或正处于某一阶段,“刚”意味着坚固、刚强。合起来形容人在某个特定时期(通常是青年时期),精神状态饱满、意志坚定。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处在青春年华的人,他们可能因为精力充沛而容易冲动,或者因为他们充满理想和热情而显得充满活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词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形容年轻人过于激进或行事草率。
造句
- 小明血气方刚,初入职场时总是冲动地提出一些大胆的想法。
- 对于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激动起来。
- 尽管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可能性格上显得急躁,但他们身上也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希望。
- 老师告诫学生说:“你们都正值血气方刚的时候,要多学习、少冲动。”
-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年轻的创业者们凭借血气方刚的精神,在困境中找到了突破的机会。
这些句子展示了“血气方刚”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场景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分词解释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gāng
1 硬,坚强,与“柔”相对:~强。~直。~烈。~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健。~毅。~决。~正不阿(ē)。~愎自用。2 恰好,恰巧:~~(a.恰好;b.才)。~好。3 才:~才。~来就走。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