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比的拼音、解释、组词

诸如此比的简介:

zhū rú cǐ bǐ
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 AI解释

诸如此比》是汉语成语,通常用来表示列举的事例很多,不一一细数。它强调的是“类似”的情况有很多,而并非所有具体事例都逐一列出。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广泛的意义或者概括性较强的描述。

详细解释:

  • 语源及用法: 该成语由“诸如此类”演变而来,“诸”在此意为“各”,指代的是许多同类事物;“此比”是指这些事物中的某一个或几个。

  • 情感色彩: 中性,用于描述事实。

  • 适用场合: 在正式或非正式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使用。适用于总结、叙述过程中对类似情况的概括时。

例句:

  1. 这些问题在项目管理中屡见不鲜,《诸如此比》,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
  2. 会议上的发言者各有侧重,但《诸如此比》都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3. 在文学创作中,人物塑造可以是多样的,但《诸如此比》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某种共性特征。
  4. 各种社交场合的礼仪规则不一而足,《诸如此比》,保持谦逊和礼貌是最基本的原则。
  5.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方式,《诸如此比》,都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以上例子展示了成语《诸如此比》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体现了其概括性和广泛性。

分词解释

zhū

1 众,许多:~位。~君。~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1 这,这个,与“彼”相对:~间。~后。~生。长~以往(老是这样下去)。从~。因~。2 这里,这儿:到~为止。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