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进疏的简介:

jìn shū
1.谓向皇帝进呈奏议。

  • AI解释

进疏》,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可能是对古代官僚制度中的一种文书形式进行特定称谓时使用的说法。在古代中国,官员向皇帝上书陈述意见、建议或是奏报事务,通常会使用特定的公文格式和语言规范,其中一种就是“疏”。这里的“进”字通常是指呈递、进献的意思。“进疏”可以理解为官员向皇帝提交的正式文书或奏折。在古代官僚体系中,“疏”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用于表达臣子对时政的看法或是提出个人建议。

以下是五个使用“进疏”的例句:

  1. 明朝时期,为了向皇帝陈述国家治理的意见,大臣们会精心准备《进疏》,希望得到君主的垂听和采纳。
  2. 清代官员若发现朝政中有不当之处,便可能撰写《进疏》上呈皇帝,以求改正。
  3. 古代文人除了写诗作画外,还擅长起草各种文书,包括撰写《进疏》,为国家谏言献策。
  4. 汉武帝时期,名臣汲黯曾多次撰写了《进疏》,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弊端,展现了他忠诚于国的品质。
  5.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可见到描述官员向皇帝进呈《疏》的情景,这不仅是文人墨客想象中的理想场景,也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

请注意,“进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古代文书形式的理解进行的构建。

分词解释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