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玩偶之家的简介:
wán ǒu zhī jiā/gū/jie
一译《娜拉》。剧本。挪威易卜生作于1879年。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曾瞒着丈夫模仿她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海尔茂害怕这种触犯法律的行为损害自己的名誉地位,竟斥责妻子下贱无耻。娜拉看清了丈夫的卑鄙自私和自己被视为玩物的屈辱处境,毅然离家出走。
一译《娜拉》。剧本。挪威易卜生作于1879年。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曾瞒着丈夫模仿她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海尔茂害怕这种触犯法律的行为损害自己的名誉地位,竟斥责妻子下贱无耻。娜拉看清了丈夫的卑鄙自私和自己被视为玩物的屈辱处境,毅然离家出走。
- AI解释
《玩偶之家》是一部由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的著名戏剧作品,全名是《娜拉出走之后》,是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最初于1879年在丹麦首演,并以它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女性地位的探讨而闻名于世。
详细解释
- 主题:《玩偶之家》通过讲述主人公娜拉为了帮助丈夫逃避债务而出卖自己、最终觉醒并决定离开家庭的故事,深刻揭示了19世纪末期社会中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她们面临的困境。作品批评了当时女性的从属地位和不平等的家庭关系。
- 角色:
- 娜拉:作为剧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位有智慧、勇敢且最终觉醒的年轻女性,体现了易卜生对现代女性自我认识与独立追求的关注。
- 海尔茂(托伐·林丹):娜拉的丈夫,一个表面上善良但却深受传统思想束缚的人。
- 林丹太太:海尔茂的母亲,代表了传统家庭观念的一部分。
- 克里斯蒂娜医生、朗斯科伊(银行家)等其他角色也在剧本中起到各自的作用。
造句
- 这部《玩偶之家》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还启发我们思考如何赋予女性更多的自主权。
- 看完《玩偶之家》,我被娜拉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深深打动。
-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 《玩偶之家》中海儿茂和娜拉的故事让我反思了家庭关系中的权力平衡问题。
- 在当今社会,《玩偶之家》这部戏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触及了许多关于性别平等的重要议题。
分词解释
玩
wán
1 游戏:~耍。~笑。~兴(xìng )。~具。~偶。2 戏弄,搬弄:~弄。~狎。~花招儿。3 观赏:~赏。~味。瞻~。~物丧志。4 可供观赏的东西:古~。5 轻视,忽视:~忽职守。~世不恭。
偶
ǒu
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4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家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