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后的拼音、解释、组词

留后的简介:

liú hòu
1.官职名。犹留守﹑留台。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 2.官职名。唐中叶后,藩镇坐大,节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亲信将吏代行职务,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亦有叛将推翻统师,自称留后,而后由朝廷补行正式任命者。 3.北宋以后,名渐废。惟诗文中仍以指称拥兵抗上的权臣。

  • AI解释

留后》,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官制中特指一种职务,即“留任行军司马”或“暂代某职”,是一种临时性的任命。通常是在主将赴前线或其他重要事务时,由朝廷派遣官员暂时代理其职务,以维持地方行政和军事的稳定运行。“留后”一词在《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中频繁出现。

详细解释

  • 留后:原指留在本地处理政务的人,与“出征”的将领相对。后来这一称谓逐渐成为一种制度性的职务名称。
  •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地方的行政事务和军事指挥权,在主将不在的情况下行使权力。
  • 适用场景:多见于唐代军政体系中,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为保持边疆地区的稳定而设置。

造句

  1. 唐朝时期,由于郭子仪需亲自率兵征战,于是由其部下张守珪担任留后职务,以确保后方的安定。
  2. 在黄巢起义期间,李克用因率军前往前线作战,留守太原的王承宗便被任命为留后,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3. 李密在领导农民起义时,其副手王伯当承担了重要的留后职责,确保后方供给与战略部署不受影响。
  4. 五代十国时期,刘仁恭因病无法亲自处理政务,儿子刘守光被任命为留后,暂时管理幽州事宜。
  5. 在宋朝初期的几次军事冲突中,朝廷通常会派遣得力将领担任临时留后职务,以便迅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这些句子展示了《留后》在历史情境中的应用和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liú

1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2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3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4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5 接受:收~。6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