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投璧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薪投璧的简介:

fù xīn tóu bì
1.指汉武帝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黄河瓠子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 AI解释

词语“负薪投璧”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是一个较为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智伯在受到赵襄子等三家大夫联军攻打后兵败被杀,临死前将玉璧投入柴薪中的故事。

详细解释

  • 负薪:背着柴火,即背柴。
  • 投璧:“璧”是一种价值连城的玉器,“投璧”意为把珍宝投入。
  •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说智伯在生命垂危之际,将珍贵的玉璧扔进柴堆里,表明自己不会带着财物一同死去。这个故事常用来形容人宁死不屈、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

造句

  1. 智者如斯,即使面临绝境也不肯以任何卑劣的方式求生。
  2. “智伯临终时的‘负薪投璧’之举,就体现了他宁折不弯的精神。”

  3. 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宁愿舍弃一切也要保持高洁品格的人。

  4. “我们应当学习那些像智伯一样‘负薪投璧’,不愿屈膝求生的人。”

  5. 虽然身陷绝境,但他仍然能保持尊严,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6. “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他也能够坚持原则,这种‘负薪投璧’的气节非常难得。”

  7. 这个故事被后人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用来激励人们保持纯洁品格。

  8. “智伯的故事成了一个典故,用来教育后代要像他一样,在关键时刻保持高洁品质。”

  9. 从“负薪投璧”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价值在于人的精神和品德。

  10. “面对困境,智伯选择了‘负薪投璧’,这种做法体现了人的内在尊严和高贵品格。”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1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2 美玉的通称:~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