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路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路上路下的简介:

lù shàng/shǎng lù xià
1.方言。谓来往顺路经过。

  • AI解释

路上路下》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状态和心情,或者指代人际交往中不同的位置与态度。这个词比较口语化,并且包含一定的地域性色彩,在某些方言区较为流行。

详细解释

  • “路上”:一般指走在道路上的人或事物。
  • “路下”: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如他人、地位较低或者是在别人视线之外的人或物。

这个词语的使用更多是作为一种比喻性的表达,通过对比“路上”的人和“路下”的人的状态来反映社会现象和个人际遇。它传递了一种对人生百态和人际差异的理解与反思。

造句

  1. 老王退休后常常感叹:“现在走在街上,感觉自己就像个‘路上’的人,而那些年轻人在商场上却成了真正的‘路下’。”

  2. 小李最近晋升了部门经理,他感慨地说:“我从一个‘路上’的人变成了‘路下’的管理者,感觉责任大了很多。”

  3. 在那个小城镇里,大家都说老张是真正的“路上”,因为他总是忙于各种社会活动;而他的弟弟小强则被人称为“路下”,因为他整天待在家里。

  4. 夫妻俩吵架时,妻子抱怨道:“你工作成功了就是‘路上’的人,我天天做家务只是个‘路下’的!”丈夫却反驳说,他们之间不应该用这种词来形容对方的地位。

  5. 陈先生经常感慨自己的生活状态:“小时候我是家里的‘路上’,如今却成了父母眼中的‘路下’。”

这些造句展示了《路上路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情况。请注意,由于该词语较为口语化且地域性较强,在正式场合中可能不太常用。

分词解释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