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署的拼音、解释、组词

掖署的简介:

yè/yē shǔ
1.唐代指门下﹑中书两省。后世亦指类似的中央部门。

  • AI解释

掖署》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官署名,具体是指负责处理皇帝日常事务、文书及与内廷有关事宜的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它的名称和职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涉及到皇宫内部或皇城内的事务管理。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两代,“掖署”常常用来指称皇帝身边直接为他服务的一个重要部门。这个机构通常由皇帝亲信或者亲近的官员负责,他们处理的事情往往与皇帝的生活起居、日常政务密切相关。

  2. 职能范围:具体职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3. 传达圣旨
  4. 办理皇帝私人的事务和文件
  5. 负责皇宫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
  6. 处理宫廷内部的日常管理事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文献中对于“掖署”的记载并不统一,其具体名称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例如,在清朝,“内务府”就常被用来指代处理类似事务的机构。

造句示例

  1. 清朝时期,许多重要的皇家文书都是由掖署起草和分发的。
  2. 在古代中国皇宫中,掖署是一个极为敏感且至关重要的部门,它的官员们直接服务于皇帝。
  3. 徐阶因为其在掖署中的出色表现而逐渐升迁为内阁首辅。
  4. 为了确保皇帝的安全与隐私,掖署的工作人员通常会接受严格的保密训练和筛选。
  5. 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政治决策都是在掖署内部进行初步讨论和制定的。

分词解释

yè,yē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2 扶持别人:~护。奖~。3 古同“腋”,旁边。

shǔ

1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2 布置:部~。3 签名,题字:签~。~名。~字。4 暂代:~理。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