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夷的简介:
wài yí
1.亦作"外彝"。 2.指外族。也指外国或外国人。
1.亦作"外彝"。 2.指外族。也指外国或外国人。
- AI解释
《外夷》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主要指的是位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或民族。这个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周边国家和异族的一种认知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往往有限。因此,“外夷”作为一种笼统的概念被用来指代那些不为中原文明所熟知或接触较少的国家和民族。
-
使用范围:在古籍中,“外夷”的称谓广泛存在于对周边少数民族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等)的描述中。
-
文化背景:这种概念反映了当时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想,即以中原为中心看待世界。虽然“外夷”一词常带有贬义或不平等色彩,但它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与外界交往的历史过程。
五个造句
- 古代文献中记载:“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皆需警惕来自东夷、西戎等‘外夷’的侵扰。”
- 在描绘春秋战国时期的情景时说:“齐桓公称霸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曾与许多‘外夷’进行过外交往来。”
- 描述唐宋之际的情况时提到:“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在丝绸之路沿线与众多‘外夷’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 讲述元朝故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不仅征服了大片领土,还深入接触并了解了许多‘外夷’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 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古代诗人常常在诗中感慨‘外夷’之远,表达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好奇。”
请注意,“外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已较少见,通常会用“外国、外族”等词汇来替代。上述造句主要为古文风格,供理解历史概念时参考。
分词解释
外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夷
yí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