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勋复辟的简介:

zhāng xūn fù bì/pì
张勋拥立溥仪复辟的事件。1917年,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从徐州率兵入京,解散国会,逼走黎元洪。7月1日与康有为拥立十二岁的清废帝溥仪复辟,恢复清朝官制,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遭到全国人民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在马厂誓师。12日,张勋兵败逃走,复辟闹剧破灭。

  • AI解释

张勋复辟》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失败尝试,发生在1917年。当时北洋政府的首领段祺瑞与日本帝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遭到国内舆论强烈反对,孙中山甚至在海外发起讨伐段祺瑞的活动。在此背景下,原清皇室代表张勋借机策划了复辟清朝皇帝溥仪的行动。

详细解释:

  1. 背景:辛亥革命后,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然而,由于北洋军阀内部纷争不断,以及袁世凯死后权力分散,中国社会陷入混乱状态。
  2. 事件发生:1917年7月,张勋在南京拥立溥仪复辟,自任筹安会顾问,并于8月9日抵达北京。但由于当时的北洋政府内部派系争斗激烈,反对复辟的声音高涨。
  3. 结局:段祺瑞趁机掌握实权,镇压了这次复辟活动。张勋等人被迫逃离北京。溥仪仍然被驱逐出宫,并最终在1924年正式退位。

造句:

  1. 历史老师说《张勋复辟》是一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教训。
  2. 我们要从《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吸取经验,避免历史重演。
  3. 在学校的学习课文中,《张勋复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章节。
  4. 了解了《张勋复辟》的过程之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5. 每次讲解到《张勋复辟》,同学们都会对那段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张勋复辟”这一历史概念。

分词解释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xūn

1 特殊功劳:~劳。~业。屡建奇~。2 勋章:授~。

1 回去,返:反~。往~。2 回答,回报:~命。~信。~仇。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4 副词,又,再:死灰~燃。一去不~返。5 重复,重叠:~习。~诊。~审。~现。~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