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请的拼音、解释、组词

得请的简介:

dé qǐng
1.犹言所请获准。

  • AI解释

得请》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常见,它主要指的是臣子向君主表达请求已经得到允许或同意的意思。通常出现在官场礼仪中或者书信往来之中。

详细解释:

  • 结构:由两个字组成,“得”意为“获得”、“取得”,“请”则是“请求”的意思。
  • 含义:“得请”在这里表示臣子向君主提出的请求已经得到了批准或同意,是一种较为正式的表达方式。在古代文献中使用时,通常会带有一定的谦辞和敬语色彩。

造句:

  1. 在皇帝下诏书前,他上书言明了自己的意见,并在最后一行郑重地写道:“臣已得请。”
  2. 将军向天子上表,恳请增兵抗敌。待到圣旨下达之时,将军再次启奏道:“臣已于日前得知圣命,特此禀告。”
  3. 丞相向皇帝陈述了国事的诸多问题,并在书信结尾处写明:“微臣所言之事已得请,请陛下审慎考虑。”
  4. 士大夫们联名上书请求免除百姓赋税,得到朝廷认可后,他们写道:“诸位士大夫谨启:此事已然得请,望君主能迅速执行。”
  5.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旱灾,他起草了一份请求调拨粮食赈济饥民的奏折,并在结尾处谦虚地说道:“臣所言之事已蒙圣上允准。”

这些句子展示了“得请”一词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方式和语境。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及其使用方法。

分词解释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qǐng

1 求:~求。~示。~假(jiǎ )。~命。~战。~教(jiào )。~愿。~君入瓮。~缨(喻请战杀敌)。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3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