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懥的拼音、解释、组词
忿懥的简介:
fèn zhì
1.亦作"忿疐"。亦作"忿懫"。 2.发怒。
1.亦作"忿疐"。亦作"忿懫"。 2.发怒。
- AI解释
《忿懥》是出自于《大学》中的一句话:“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诗》曰:‘瞻前顾后,率由旧章’,《书》曰:‘臣钦若哉!’凡此四者,将自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义有四焉:一曰孝,二曰悌,三曰忠,四曰信;五是《忿懥》,六是《恐惧》,七是《好乐》,八是《恐惧》。”在这一段话中,《忿懥》被列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的第五个方面。这里的《忿懥》指的是情绪激动时的状态,尤其是愤怒和烦躁的情绪。
解释: - “忿”:意指愤慨、气愤。 - “懥”(zhì):意指烦恼、怒火中烧。
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忿懥》被认为是人情感波动的一部分。但理想状态应当是通过修养达到内心平和,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以下是5个使用《忿懥》一词造句的例子:
- 面对朋友的误解,他努力控制自己的《忿懥》,没有说出气话。
- 为了家庭和睦,他学会了管理《忿懥》,避免无谓争执。
- 在遇到困难时,他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不要让《忿懥》占据心灵。
- 这件事让他感到《忿懥》,但他知道这是修炼内功的机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 通过长期的修养,他逐渐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忿懥》对他来说不再是个问题。
分词解释
忿
fèn
1 生气,恨:~恨。~怒。~詈(因愤怒而骂)。不~(不服气,不平)。气不~(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