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徵祥(1871-1949)的拼音、解释、组词

陆徵祥(1871-1949)的简介:

lù zhēng xiáng (1871-1949)
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曾任驻荷兰和驻俄国公使。民国成立后,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1915年在袁世凯指使下,与曹汝霖同日本公使会谈,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出任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不久辞职。

  • AI解释

陆徵祥(1871年2月3日—1949年4月6日),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著名外交家。他的名字与近代中国的外交历程紧密相连,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赴欧美列强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代表之一,并担任过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总长和驻英、法、比等国公使以及外交总长。

详细解释

陆徵祥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外交人物。在1902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赴欧美各国参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会议。这次谈判成功地推动了庚子赔款部分条款的更改,使得中国政府得以逐渐改善国际地位。此外,在辛亥革命后,陆徵祥还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等重要职务,并且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期间,曾先后出任驻英、法、比三国公使以及外交总长,为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造句

  1. 在辛亥革命后的数年间,陆徵祥担任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致力于推动国内教育现代化。
  2. 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之一,陆徵祥在1902年的欧美废约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虽然陆徵祥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严谨的态度,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4. 在担任驻英、法等国公使期间,陆徵祥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与丰富的国际视野。
  5. 作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陆徵祥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走向独立自主的历史进程。

分词解释

lù,liù

1 高出水面的土地:~地。大~。2 随从的样子:~~续续。3 跳跃:“……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4 〔~离〕①色彩繁杂,如“斑驳~~”;②长(cháng),如“带长铗之~~兮,冠切云之崔嵬”。5 姓。

xiáng

1 吉利:~和。~瑞(吉祥的征兆)。不~。吉~。2 吉凶的预兆:~麟。~云。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