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的拼音、解释、组词
战俘的简介:
zhàn fú
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被敌对方俘获的军事人员。包括军人、民兵、志愿军人、游击队员等战斗和非战斗人员。根据1949年通过的《日内瓦公约》,对战俘应给予人道待遇和保护,战俘人格应得到尊重,要给战俘提供医疗保障,不得占有战俘的个人财产,不得强迫战俘从事危险的工作,战争结束后战俘应予以释放或遣返等。战犯不享受战俘待遇。
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被敌对方俘获的军事人员。包括军人、民兵、志愿军人、游击队员等战斗和非战斗人员。根据1949年通过的《日内瓦公约》,对战俘应给予人道待遇和保护,战俘人格应得到尊重,要给战俘提供医疗保障,不得占有战俘的个人财产,不得强迫战俘从事危险的工作,战争结束后战俘应予以释放或遣返等。战犯不享受战俘待遇。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凡于战争或武装冲突时,因战争关系而遭敌人俘虏并拘禁的人。【例】战后敌国陆续将战俘遣送回其祖国。
1. 凡合法战斗员于战争或武装冲突时,因战斗而遭敌人俘虏并拘禁者,称为「战俘」。西元一九四九年日内瓦战俘待遇公约中曾详列各类战俘的身分,及其得享有的待遇。
《战俘》这个词指的是在战争中被敌方捉住并关押起来的人,也叫做“POW”(Prisoner of War)。“战俘”的身份在国际法上有一定的保护规定,包括食物、医疗等基本权利。在一些历史语境下,“战俘”可能也被用作指代非正规战斗人员或平民被非法关押的情形。
详细解释
- 定义:在战争期间被敌方军队捕获并加以扣留的人。
- 身份保护:根据《日内瓦公约》等国际法,战俘应当受到人道对待,包括但不限于食物、医疗、通讯自由等方面的基本权利。
- 分类:根据战场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战斗中被抓的正规军人员和非战斗中的平民或间谍。
造句
- 研究生小李正在写关于二战历史的研究报告,他提到在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战俘的命运备受关注。
-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内有一个专门展示战俘生活条件的展览厅,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了当年的情况。
-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代表指出,对于被错误地扣押为战俘的平民而言,应该立即获得释放。
- 电影《逃出莫桑比克》讲述了二战中盟军战俘的逃脱故事,展现了他们的勇敢与智慧。
- 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关押了数以千计的北越士兵作为战俘,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