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戏台子的简介:
xì/hū tái/tāi zǐ
1.方言。电视机的俗称。
1.方言。电视机的俗称。
- AI解释
《戏台子》这个词语在汉语中通常不是作为一个固定词组直接使用的,而是在特定语境下用于形容某种场景或情境。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演出场地、地方戏曲表演的舞台或者是对某个特定地点的形象性描述。
详细解释
- 戏台子:在传统意义上,这个词语常用来指乡村或小镇中临时或固定的戏剧表演场所,这些地方用于民间剧团演出的地方戏曲。它与现代剧场不同,往往规模较小、搭建简单,更贴近自然环境。
- 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形式的“舞台”,例如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境都可以被称作“戏台子”。
造句
- 村庄里有一个简陋的戏台子,每到周末就会有许多地方戏曲团前来演出。
- 虽然只是小小的戏台子,但是村民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享受着这场文化盛宴。
- 小镇上的戏台子上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皮影戏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 无论是在人生的戏台子上还是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 这次社区活动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戏台子,让居民们展示才艺,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这些例子旨在形象地运用“戏台子”这个词组,帮助理解和掌握其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戏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