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牢犬不入的拼音、解释、组词
篱牢犬不入的简介:
lí láo quǎn bù rù
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 AI解释
《篱牢犬不入》这一成语,实际上可能是一个需要纠正的小误写。正确的成语是“篱落犬不入”,出自宋朝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村居》,原文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里的“篱落犬不入”是指用篱笆围起来的院子或田地,因为有篱笆作为屏障,狗就不会轻易闯入。此句并非单独成章,而是描述乡村生活的一个片段,强调了环境的安全与和谐。
正确解释为:“篱落”指的是围绕在住宅、农田等四周的篱笆。“犬不入”的意思是狗不会随意进入,这里的“犬”泛指家养或野游的狗,“不入”表示未经许可不会擅自闯入。成语表达的意思是,有了适当的屏障和保护措施(如篱笆),可以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干扰与侵扰。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具体应用,我将提供5个造句供您参考:
- 在村子的边缘地带,老王精心筑起了篱落,确保鸡犬不入,让自己的果园免遭盗贼破坏。
- 村民们齐心协力,在村口建了一道坚固的篱笆,果然“犬不入”,家禽安全多了。
- 为了保护农作物不受野狗侵扰,他在田间地头加高了篱落,以期达到“犬不入”的效果。
- 小区入口处安装了红外线报警装置和围栏,在确保美观的同时,有效防止外人闯入,做到了真正的“犬不入”。
- 为了保护家禽免受野狗骚扰,村民们在每户人家周围都加固了篱笆,使得“犬不入”的情况成为常态。
分词解释
篱
lí
1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笆(“笆”读轻声)。樊~。~落。~墙。~栅。~障。
牢
láo
1 养牲畜的圈(juàn ):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2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4 结实,坚固,固定:~固。~稳(❶稳妥可靠;❷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
犬
quǎn
1 狗:猎~。警~。~马之劳。~牙交错。~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入
rù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